香港华南海域天气报告海_香港华南海或天气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香港华南海域天气报告海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1. 中国沿海的波浪、潮汐、风暴潮及海流

2.粤港澳跨海大桥海域工程地质特征

3.台风韦帕影响旅行吗2019台风韦帕登陆海南有哪些影响+三天天气预报

4.台风Danas2019最新路径影响城市天气预报

香港华南海域天气报告海_香港华南海或天气

 中国沿海的波浪、潮汐、风暴潮及海流

       6.4.1.1 中国近海的波浪

       6.4.1.1.1 波浪分布概况

       风系性质和中国近海区域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近海波浪情况的分布特征:冬季盛行偏北向的风浪,夏季盛行偏南向的风浪;渤海、北部湾风浪波高较小,台湾海峡的风浪较大;太平洋的波浪可通过琉球岛链传入东海、黄海,通过巴士海峡传入南海,在黄海、东海、南海都可生成涌浪,并在济州岛东南海区、台湾岛东北海区、东沙岛东南海区易形成大浪;气旋风活动时,有较强的巨浪,这种突发性海浪常在东海、南海和黄海出现,北部湾、渤海也会出现。

       每月出现5级(3m)以上大浪的频率不低于20%的叫大浪频繁出现月,频率小于20%的叫大浪较少出现月。现将我国各海域每月的风浪情况列表6.2予以说明。根据表6.2有关内容,将与中国大陆相邻各海区的每月最多浪向为偏北向的月份和偏南向的月份以及各海区的大浪频繁出现月与大浪较少出现月的情况概括于表6.3。从表6.3可知,中国(中)东部沿海海域的偏北浪向和大浪主要发生在冬半年。

       表6.2 中国各海区主风浪浪向、频率.5级以上风浪浪频在各月份的分布

       资料来源:王颖等(1996),中国海洋地理,科学出版社。

       表6.3 每月最多浪向为偏北、偏南的月份和大浪频繁出现月份与大浪较少出现月份分布表

       6.4.1.1.2 特殊天气系统下的波浪

       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冷空气大风可控制从渤海到南海北部的广大海域,对南海中部甚至南部都有影响。我国又地处中纬度地区,温带气旋从秋末至翌年初春均可在渤海、黄海、东海生成或在沿海陆上生成后移入上述海域。夏秋期间来自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可频繁影响南海、东海、黄海,有的还可伸入渤海。以上是构成中国沿海海域大风的主要天气系统,也是产生中国沿海海域主要灾害性海浪的天气系统。这些灾害性海浪不仅会冲决海塘使海水涌入平原,同时也能在一些潮间浅滩及水下岸坡掀起大量泥沙,在一些有侵蚀陡坎发育的潮间带或水下岸坡有时还会产生大范围坍塌。现将这些灾害性海浪的分布特征分别简述如下。

       A.冷空气大风所形成的波浪。冬季中国海域从北到南都会出现西北风、北风、东北风,形成风力8~9级、风向稳定、持续时间达数天甚至10余天的大风。中国海的波浪自北至南随风区增大而增强,冷锋所在海区往往形成浪高4~8m的巨浪区,浪高最大可达9~11m。冷空气大风所形成的海浪,其波向从渤海到南海皆以西北向、北向、东北向变动。这些波向的巨浪即是形成涌浪的渊源。

       注:根据表6.2有关资料编制。

       B.热带气旋(包括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所形成的波浪。热带气旋风是快速移动的逆时针旋转风系,中心风速大,风力可达12级以上。热带气旋范围内的风浪,波向不时地随风向调整,在气旋移动方向右侧有利波浪生成,因而巨浪区大多在气旋移动方向的右侧出现。气旋近中心多风浪,边缘为涌浪。东海已记录到气旋大浪波高为17.8m的狂涛,南海亦已记录到波高为14m的狂涛。

       C.温带气旋所形成的波浪。温带气旋的活动范围虽不及热带气旋,但由于它的突发性强,发生的季节长,故对它所形成波浪的危害不容忽视。它的最大风速可大于10级,在渤海可产生7m狂浪,在黄海、东海可产生8m狂浪。

       6.4.1.2 中国近海的潮汐与风暴潮

       6.4.1.2.1 中国近海的潮汐

       据沈育疆(1980)、丁文兰(1985)等研究,中国近海区域的潮振动主要为太平洋传入的潮波所引起的谐振动,来自日、月引潮力所产生的独立潮很小。由图6.1可知,太平洋潮波是从琉球岛弧与巴士海峡分别进入我国东海与南海,形成东海、黄海、渤海的潮振动与南海潮波运动。

       图6.1 传入我国海域的潮波示意图

       大洋潮波为许多频率不同、振幅不等的分潮波所合成。在诸分潮中,主要太阴半日分潮(M2)、主要太阳半日分潮(S2)、太阴太阳合成日分潮(K1)和主要太阴日分潮(O1),这4个分潮的振幅之和一般约占实际潮波振幅的70%左右。其中M2分潮和K1分潮由于分别在半日、全日分潮族中的振幅和比重均最大,故可以这两个分潮为代表来了解中国海域的半日潮波和全日潮波的活动情况。

       图6.2反映了我国渤海、黄海、东海M2分潮波运动的基本特征。图6.2所示潮波自琉球岛弧传入后大部分以前进波形式经东海向黄海传播,进而进入渤海;小部分则在台湾北部沿海形成所谓“退化旋转潮波系统”,以左旋方向进入台湾海峡。

       图6.2 渤海、黄海、东海M2分潮同潮图(据王颖等,1996)实线为同潮时线(东8时),虚线为等振幅线(cm)

       在渤海、黄海各有两个M2分潮的逆时针旋转的潮波系统。前者两个无潮点分别位于辽东湾口和黄河口外约13km处,后者两个无潮点分别位于山东半岛成山头附近与连云港外海。

       在台湾海峡的半日潮中,一支由东海南下,另一支由太平洋经巴士海峡传入南海,后向北进入台湾海峡。两分支在金门—台湾马公一带汇合,呈驻波性质(丁文兰,1983;郑文振等,1982)。

       与半日潮相比,渤海、黄海、东海的全日潮振动较弱(见图6.3、图6.4)。由于周期较长,全日分潮(包括K1分潮和O1分潮)在渤海、黄海皆只能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潮波系统。另外,整个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中部海区全日潮波的运动均为驻波性质(丁文兰,1984)。

       整个南海区潮汐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平洋经巴士海峡传入的潮波,其次是引潮力在整个海域产生的独立潮,两者叠加构成了南海潮汐系统。南海潮振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全日潮波大于半日潮波(见图6.5、图6.6)。K1、O1两个主要全日分潮合成的潮差在南海大部分海域为1~1.5m,而M2、S2这两个主要半日潮合成的潮差在大部分海域为0.5~1m。

       6.4.1.2.2 中国近海的风暴潮

       “风暴潮”是指海面在风暴强迫力场作用下偏离正常天文潮的异常升高或降低的现象。导致我国沿海风暴潮发生的主要风暴为热带气旋、强冷高压系统和温带气旋三种。

       每年影响我国海域、沿海甚至内陆的热带气旋平均约20次,每年影响我国北方的强冷空气约5~6次,而每年影响我国海域的温带气旋多达近50次。我国沿海平均每年发生增水1m以上的风暴潮有14次,2m以上的严重风暴潮2次,构成重大灾害的平均每2年就有一次。我国沿海是世界上各类风暴潮的一个频繁多发地区。我国沿海风暴潮的分布概况如下。

       图6.3 渤海、黄海、东海K1分潮同潮图(据王颖等,1996)实线为同潮时线(东8时),虚线为等振幅线(cm)

       图6.4 渤海、黄海、东海O1分潮同潮图(据王颖等,1996)实线为同潮时线(东8时),虚线为等振幅线(cm)

       图6.5 南海M2分潮同潮图(据王颖等,1996)实线为同潮时线(东8时),虚线为等振幅线

       图6.6 南海K1分潮同潮图(据王颖等,1996)实线为同潮时线(东8时),虚线为等振幅线

       A.黄海、渤海地区。在江苏沿海,主要为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导致的风暴潮,其中以前者为主。此类风暴潮每年一次多。在8114号台风期间,吕泗(四)、射阳河口及小洋口最大增水分别达到2.38m、2.95m及3.81m。

       在渤海寒潮大风是产生风暴潮的主要原因,主要的天气形势为“冷高压配合气旋”和“横向冷高压”这两种类型。前者一般发生在春、秋两季,后者多出现在秋末—冬初。在渤海南岸这类风暴增水不但频率极高,且增水极为显著。在1958~1974年间,增水大于1m的出现61次,平均每年3.4次,超过2m的有23次,3m以上的2次。

       B.东海地区。本区的风暴潮基本以热带风暴潮为主。其中每年袭击、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为6.8次,袭击、影响浙江沿海的3.7次,长江口一带平均每年约1次以上。

       浙江自1949年以来,台风增水超过1m者已有20余次,其中1956年8月1日特大台风袭击时,镇海最大增水2.33m,澉浦达4m以上。

       C.南海地区。影响南海海域及其沿岸的热带气旋平均每年多达13次,约占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总数的五分之三。其中在广东沿海登陆的平均每年5次,在广西沿岸登陆的平均每年2.5次。每年影响时间达6个月之久(5月中旬至11月中旬)。

       以汕头为代表的粤东岸段,在1955~1977年的23年间,台风增水超过0.5m者多达63次,超过1m的11次,最大增水3.02m;在粤中珠江口黄埔一带,1950~1974年的25年间,台风增水超过0.5m者多达90次,超过lm的有18次,超过1.5m的有11次,最大2.45m;在湛江出现5.94m的特大增水峰值(至今为世界纪录的第3位)。

       以上叙述了中国近海海域波浪、潮汐、风暴潮的分布情况。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苏北射阳—吕四以东海域存在两个潮流系统,一个是太平洋的前进波,通过中国近海大陆架到达黄海地区;另一是太平洋的前进波通过中国近海大陆架碰到山东半岛后形成反射波。前进波和反射波汇集形成辐射状潮流场。据王颖(2002)资料,这个地区的平均潮差达4.5m,最大达6.5m,但已测到9.28m,表明该区的潮流作用很强。另一方面,苏北射阳—吕四沿海岸滩以淤泥(沙)质为主,在波浪、涌浪、潮汐、风暴潮、涌潮的作用下,大量泥沙容易被掀起成为悬移质。同时,在苏北射阳—吕四滨海分布众多的沙洲(见6.4.3节),在这些凸出的沙洲处波浪往往出现辐聚,能量集中;尤其是在冬季偏北浪向和大浪盛行,风场稳定,强劲的波浪使先前堆积的泥沙被重新掀动悬移。在后文(见6.4.2节)有关中国近海浑浊流的论述中将指出,遥感影像显示中国近海浑浊流的最大宽度和含泥沙量最高处出现在苏北射阳—吕四以东海域,其主要原因即在于此。

       6.4.1.3 中国近海的海流

       从图6.7可知,对中国近海影响较大的海流有:黑潮、黄海暖流、台湾暖流、沿岸流和季风飘流,现分别简述如下。

       (1)黑潮。源于太平洋的北赤道流。北赤道流西进至菲律宾东岸受阻后分成两支:一支南下;另一支(主体)北流(称黑潮),从台湾东北部进入东海,然后折向NE,经吐噶喇海峡出东海重入太平洋。

       黑潮的流幅较窄,约150km,大于0.8节流速的黑潮主流宽度变化于70~110km之间,在东海的厚度为800~1000m。如以700m深度作为起算面,黑潮在东海的平均流量约为21×106m3/s(相当长江径流量的676倍)。

       (2)黄海暖流。在北纬30°以南,东经125°以东地区,由黑潮主干分出一支流向日本海方向的对马暖流,对马暖流又在济州岛南分出一支从东海流向黄海的支流——黄海暖流。该暖流从南到北纵贯整个黄海,最后进入渤海。黄海暖流从黑潮分离出来后能长驱直入渤海湾,这与潮波的全程相随、助推有密切关系。

       该暖流在进入黄海南部时的流速约为0.2节,在北上途中受海底地形影响不断有分支分向沿岸,其中在北纬34°左右有一条向西的分支分出,致使苏北如东以东的沿海浑浊流在形态上产生明显异常(见后面的图6.9);约在北纬37°附近向东、西两侧又各有一条较大分支分出,分别与南下的朝鲜西海岸沿岸流和苏北滨海的黄海沿岸流汇合;黄海暖流的主要部分经老铁山水道进入渤海,在抵达渤海西北部时又分成两支,北支沿辽东湾西北岸北上,汇入辽东湾,南支南下与黄河等入海的径流汇合形成沿山东半岛北部流动的渤海沿岸流。

       (3)台湾暖流。这是黑潮主干在台湾东北海域向北分出的一个终年具有高温、高盐特征的支流。它自黑潮主干分出后,沿东海大陆架底坡北上,沿途受海底地形影响,流速逐渐减弱。该海流除表面易受季风影响外,中、下层的流向比较稳定,终年向北。其前锋在长江口外与南下的沿岸流混合,然后折向东北,其中一部分海水汇入对马暖流,另一部分汇入黄海暖流。冬季东北风盛行时,迫使海水向岸输送,暖流方向与沿岸流方向相反,此时台湾暖流势力减弱,流幅变窄。在浙江近海的暖流和沿岸流之间形成向西倾斜的锋面,锋面以西为沿岸流南下,以东为暖流北上。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时,迫使海水离岸输送。这时台湾暖流与沿岸流同向,两者汇成一片,流幅宽而势力强,几乎遍及东海西部的浅水区。

       图6.7 中国近海海流分布示意图[根据王建(2001)主编的“现代自然地理学”图6.18和引自plex topograph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sea floor features.There are many geological hazard factors such as seismic,landslide collapses,buried river channels,faults,sand wave,shallow gas and possible liquefaction of sand,which will bring potential dangers to this area.Especially at the edge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and slope of the study area,the deep slope may cause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dangerous factors.

       Key Words:engineering geology geological hazard factors the bridge of Guangdong and Hong Kong and Macao

台风Danas2019最新路径影响城市天气预报

       台风韦帕目前已经登录海南了,想要去海南旅行的小伙伴们注意了,这里目前不适合前去游玩,未来几天海南的天气情况也可以先了解一下,下面是相关信息内容。

影响旅行吗

       影响。

       海南铁路公司宣布海南环岛高铁、海口市郊列车先后自31日14时、21时起停运,将根据台风影响程度决定后续运输方案。

       据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介绍,受“韦帕”影响,该机场当天启动了防台三级**预警。截至19时20分,该机场当天执行航班281架次,取消航班2架次,受天气影响进港备降其它机场2架次。另外飞往呼和浩特、哈尔滨、南昌等地的航班由于航路天气影响出现小范围航班延误。

       为做好可能出现的大面积航班延误的旅客安排,海口美兰机场提前与旅行社沟通房源、车辆情况,并准备一次性雨衣、热水桶、茶水车、餐食储备等物资,对场区及重点区域进行加固、清理、疏通,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当天,三亚凤凰机场受台风影响共取消6个航班,其中4个进港航班。

       机场方面提醒,本次台风预计风力强度高、持续时间长、破坏力较大,旅客出行需注意安全,建议出行前提前向航空公司了解航班动态,确认航班情况后再出行。

       此外,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海南海事局等相关部门,均针对台风启动了四级应急响应。

       电力部门开展供电设备特巡特维工作,加强对辖区线路进行巡查等工作;海事部门则密切跟踪台风动态,收集气象预报资料,并通过甚高频广播、手机短信平台等渠道向港航企业及船舶发布气象海况信息,并加强对客滚船、危险品船、无动力船等重点船舶的动态监管。

最新消息

       从海南省气象台了解到,今年第7号台风“韦帕”8月1日凌晨1点50分前后在文昌翁田镇沿海登陆。7时其中心在文昌市境内。预计,“韦帕”将于1日中午前后在广东雷州半岛再次登陆,之后移入北部湾,1日夜间到2日白天在广西到越南北部一带沿海再次登陆。受“韦帕”影响,8月1日~2日白天,海南岛陆地和近海仍有强风雨天气过程。

       据悉,海南省气象局2019年8月1日7时50分继续发布台风三级预警,2019年8月1日8时00分继续发布暴雨三级预警。

       受“韦帕”影响,7月31日8时~8月1日6时,海南岛北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个别乡镇出现特大暴雨,其余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据统计,海口、澄迈、文昌、定安、昌江、屯昌、儋州、临高、东方和白沙10个市县共有52个乡镇(区)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海口共有6个乡镇(区)雨量超过200毫米,最大为海口石山镇288.3毫米。

       过程风雨实况统计,7月30日20时~8月1日6时,强降雨中心出现在海南岛北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海口、澄迈、文昌、屯昌、定安、临高、昌江、儋州、白沙、东方和琼中11个市县共有69个乡镇(区)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海口、澄迈和文昌3个市县共有10个乡镇(区)雨量超过200毫米,最大为海口石山镇312.0毫米。另外,海南岛北部和东部沿海陆地普遍出现7~9级平均风,阵风8~10级,其中澄迈老城镇测得最大阵风11级(30.8米/秒)。

       据监测,今年第7号台风“韦帕”8月1日凌晨1点50分前后在文昌翁田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热带风暴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5百帕。登陆后,“韦帕”在海南岛东北部回旋少动,07时其中心位于北纬19.7度、东经110.7度,也就是在文昌市境内,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5百帕。

       海南省气象台预计,“韦帕”将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将于1日中午前后在广东雷州半岛再次登陆,之后移入北部湾,1日夜间到2日白天在广西到越南北部一带沿海再次登陆。

       受“韦帕”影响,8月1日~2日白天,海南岛陆地和近海仍有强风雨天气过程。

       陆地方面,预计8月1日,海南岛北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东部和南部地区有大到暴雨。8月2日白天,北部和西部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中部、东部和南部地区有小到中雨。

       预计,8月1日8时~2日20时各地过程雨量:海口、澄迈、临高、儋州、昌江、白沙和东方100~200毫米,局地250毫米;定安、屯昌、文昌、琼中、五指山、乐东和保亭50~100毫米;琼海、万宁、陵水和三亚25~50毫米。

       另外,8月1日~2日白天海南岛北部和西部沿海陆地将伴有9~10级,阵风11~12级的大风;其余地区风力6~7级,阵风9级。

       海洋方面,预计8月1日~2日白天,琼州海峡、海南岛西部海面和北部湾海面风力9~10级、阵风11~12级;海南岛东部和南部海面风力8~9级、阵风10~11级;西沙、中沙群岛附近海面风力6~7级、阵风8~9级;南沙群岛附近海面风力6~7级、阵风8级。2日夜间起各预报海区风力逐渐减小。

江淮江南等地有高温天气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8月1日白天,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河北东部、山西西南部、陕西南部、内蒙古西部、甘肃北部、新疆南部等地最高气温达35℃,其中,江汉东部、江淮中西部、江南中东部、新疆南疆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37~39℃,局地可达40℃以上。中央气象台8月1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预警。

       全国高温区域预报(8月1日8时-20时)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8月1日8时至2日8时,广东中南部、广西中南部、福建南部、海南岛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200毫米)。另外,山东南部和西北部、河南中东部、河北南部、苏皖北部、云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小时降水量30~50毫米,局地可达70毫米以上),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华南南部、新疆沿天山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5~7级风。北部湾、琼州海峡、南海西北部和中西部海域将有8~9级、阵风10级的大风。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8月1日8时-2日8时)

       8月2日8时至3日8时,华南、贵州大部、云南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中西部、华北东部、黄淮东北部、东北地区东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广东西南部、广西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部、甘肃东部、宁夏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广西南部局地大暴雨(100~150毫米)。华南南部、西北地区东部、江南东部沿海地区、内蒙古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风。北部湾、琼州海峡将有8~9级、阵风10级的大风。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8月2日8时-3日8时)

       8月3日8时至4日8时,华南大部、云南南部和东部、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河套地区、华北中部、黑龙江北部、吉林东部、浙江东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广西西部、云南东南部、四川盆地西南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河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50~80毫米)。江南东部沿海地区、西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北部湾将有6~7级、阵风8级的偏南风。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8月3日08时-4日8时)

       台风季的到来对国内的一些景区影响很大,每天台风的新路径对大家都有影响。目前,中国一些城市受第5号台风“丹娜斯”影响最大,未来几天可能会继续产生影响。想去旅游的朋友注意一下。

       最新路径

       今年第5号台风“丹娜斯”(热带风暴)的中心今天(18日)10点钟位于冲绳那霸西南约39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24.5度,东经124.3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2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0百帕。

       预计,“丹娜丝”将以每小时3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将有所加强。它将于今天下午移入东海,然后转向东北方向,趋向朝鲜半岛南部。

       另外,南海热带低压的中心今天(18日)8点钟位于台湾地区岛西南方向大约400公里的海面上,就是北纬18.7度,东经119.1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7级(1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5百帕。

       预计,低压中心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有可能于18日夜间到19日上午在台湾地区岛南部沿海登陆或擦过(7-8级,15-18米/秒,热带低压或热带风暴),随后在台湾地区岛东部近海减弱并向北消失。但不排除沿台湾地区海峡北上的可能。

       大风预报:7月18日14时至7月19日14时,巴士海峡、台湾地区海峡、台湾地区岛以东、南海大部、东海大部、台湾地区岛南部沿海、福建中南部沿海、浙江北部沿海将有6-7级大风;其中,巴士海峡、台湾地区海峡、台湾地区岛以东洋面、南海中北部以东洋面、东海以东洋面的风力有8~9级,阵风可达10~11级。

       预报:7月18日14时至7月19日14时,广东南部和中部沿海、台湾地区岛大部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50-90毫米)。

       台风丹娜丝影响城市+未来天气预报

       昨天,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汉等地的部分地区持续强降雨,并给多地带来严重影响。据央视新闻微播、央视新闻微博消息,甘肃敦煌莫高窟前大泉河水位因强降雨上涨。为了确保石窟内文物和游客的安全,莫高窟昨天暂时关闭。

       不仅是甘肃,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河南西部、湖北中部、江苏东南部等地,四川达州、江苏南通局地暴雨。黑龙江东北部和南部、吉林中部、辽宁西部和中部、河北、北京、山东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黑龙江佳木斯、沈阳、大连、丹东、秦皇岛、石家庄、河北邢台出现局部暴雨,辽宁中部出现局地雷雨大风。

       预计今明两天,西南地区仍将有阵雨或雷阵雨,并且伴随着频繁的降雨,包括贵阳在内的这一地区天气将较为凉爽。不过,目前东南沿海还不是享受阴雨凉爽天气的时候。今年第5号台风“丹娜斯”结构独特,路径“扑朔迷离”。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从今天开始会给台湾地区、广东等地带来风雨影响。据中央气象台预报,7月18日08时至7月19日08时,黑龙江中东部、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中东部、江汉、江淮、江南西北部、华南西部和南部、台湾地区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四川东北部、贵州中北部、湖北西部、湖南东北部、广东南部沿海等地有大到暴雨(50~90毫米)。甘肃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风。东海将有7~8级风、阵风9级。

       7月19日08时至7月20日08时,内蒙古中部、黑龙江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西北部、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中东部、江南、华南中北部、海南岛和台湾地区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四川东南部、重庆西南部和台湾地区岛南部的局地有暴雨(50~80毫米)。新疆北部、内蒙古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及以上风。北海海域将有7~8级风、阵风9级。

       7月20日08时至7月21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部、河北中北部、山西东北部、青海中东部、江南中西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华南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内蒙古东北部局地有暴雨(50~60毫米)。新疆北部、甘肃西部、青海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及以上风。东海北部将有7~8级风、阵风9级。

       预测

       今年第5号台风“丹娜斯”于昨天(16日)下午生成,移动速度缓慢,“内部分裂”严重。台风中心暴露了。未来将进行“换心”手术,在西侧更换新的台风中心。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服务官胡晓分析,台风未来趋势扑朔迷离,有三种可能像悬疑大片。但无论未来如何发展,都会给台湾地区、福建、浙江等地带来狂风暴雨,要及时关注,做好防范。

       自昨天下午第五号台风“丹娜斯”生成以来,由于上层转向气流和底层气流不一致等一些因素,其庞大的对流云系和台风中心被撕裂。目前,台风中心仍在向菲律宾吕宋岛以东缓慢移动,而台风云系已被吕宋岛以西的南海高空气流所推动,台风中心几乎是裸奔。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服务官胡晓分析,目前来看,台风未来趋势扑朔迷离,有三种可能。

       可能性一:“换心”手法!原来的台风中心消亡了,西部云系形成了新的台风中心。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台风中心将明显西移,登陆我国的概率将大大增加,或者在闽台省登陆,不排除在粤东登陆。

       可能性二:台风中心不会变。台风将继续沿副热带高压边缘移动,有可能在台湾地区东部登陆或掠过,然后转向日本。

       可能性三:台风中心与西侧云系“互伤”,导致台风整体难以加强。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台风丹娜丝将以较弱的强度登陆台湾地区,然后北上影响浙江等地,但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是最小的。

       胡晓建议,由于台风“丹娜斯”的未来趋势不可预测,登陆与否以及具体登陆点仍有很多可能性。建议华东、华南沿海省市民众实时跟踪台风最新动态。此外,无论台风未来趋势如何,台湾地区、福建省和浙江省都将受到明显的风雨影响。9日,台湾地区、福建东部、浙江南部将有大到暴雨,20日,福建东北部、浙江南部雨势仍将较猛,需防范民众被暴雨伤害。

       好了,今天关于“香港华南海域天气报告海”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香港华南海域天气报告海”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